“孩子很聪明,就是粗心”,帮助孩子戒掉“粗心”的六个好方法|家教
幼儿园家长会上,老师强调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孩子都有粗心的毛病,让家长回家监督孩子改正。坐我身旁的妈妈,很有感触地说,我家姑娘就很粗心,总把加号看成减号,每次作业总会漏做一两道题,真是发愁,你们说怎么帮她改掉这个毛病?
旁边妈妈插话道:“小孩子,马虎,粗心,不用太担心,大一点就好了。”真是这样吗?专家们曾经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把孩子粗心归咎于好动、不认真、太马虎。其实,孩子粗心背后并不这么简单。
心理学上把粗心的原因归结为四个:情绪的异常波动、认知概念的模糊、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缺少精细加工的能力。找到了粗心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帮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1、家长不要给孩子贴“粗心”的标签
经常听家长对着孩子说,“这孩子就是粗心”,也有老师总说“你家孩子很聪明,就是太粗心。”孩子听多了这样的话,就认为自己学得挺好,孩子在做错的时候,也往往将一些简单的问题归结于粗心,而忽略了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而且心理暗示的力量也很强大,你天天说孩子“粗心”,孩子就真的总粗心了。家长在检查孩子的作业时,看到孩子做对的题,适时表扬和鼓励孩子,比如,“宝贝今天的做得很认真细心”,被鼓励的孩子会做的更好,慢慢孩子会改掉粗心的毛病。
2、孩子的专注力不够
粗心与注意力有密切的关系。注意力差的孩子,在视知觉把收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分析时,信息会受到干扰,就容易出现错误、遗漏或遗失,从而导致粗心问题的出现。家长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不一定非得做作业时,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没有做完,不要喊他继续做另一件事。比如孩子正玩得认真时,家长不要一会儿递水,一会儿和说话,喊“一会儿把你的玩具也收拾好”,让孩子集中精力地去做完一件事。专注力好的孩子,学习更专心,不容出错。
3、培养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习惯
有的孩子喜欢写几个字,不想写了又去画画了,一会儿又去算题去了,这样就容易出错。给孩子定个规则:每次只解决一个问题。不要贪多,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当一个问题彻底解决后,再开始下一个问题。比如,先让孩子选择先完成哪个作业,就一定要把这个作业做完后,再开始下一个。如果中途遇到不会的,家长辅导完成,直至全部完成。切忌遇到难题就跳过不做,改做下一题,这样不仅容易漏题,也不利于孩子毅力的培养。
4、孩子不良的生活习惯
其实,学习上认真细心的习惯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与生活习惯密不可分,那些平时丢三落四、缺乏条理、缺乏坚持到底的孩子,在学习上往往更容易出现粗心的问题。家长平时培养孩子整理书包,玩具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5、孩子知识掌握得不扎实
粗心,很大程度的原因,是孩子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这是一个特别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对同类型的题,有时候对,有时候错。很多家长可能认为孩子是不够细心,才导致出错,实际上,有可能是孩子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导致的。
家长检查作业时,有意识地让孩子讲一讲自己算题的思路,你就能很快看出孩子到底有没有真正理解。就拿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来说,你考他们1+1=?我想他们肯定每次都不会错,这就是熟练的问题。
6、孩子的责任心不够
责任心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可以说如果没有责任心,对什么事情都敷衍塞责,马虎了事,必然做不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家长光靠说教不行,还得身体力行,亲自做示范,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试想一下,一个懒散的父母怎么会培养出严谨细致、富于责任感的孩子。具体来说,在家里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负责扫地或擦桌子或者洗自己小件衣服等,干好了给予鼓励或表扬。
总之,训练孩子对待每件事,每道题都能认真对待,心态很重要,用心了才能提高准确率。粗心不是原因,是一种结果,也是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