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教育官方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学校新闻
新闻中心
 
 
学校新闻
 
李玫瑾教授:为什么我的反复叮嘱,孩子听不进去?|名家


李玫瑾教授:为什么我的反复叮嘱,孩子听不进去?


李玫瑾教授:为什么我的反复叮嘱,孩子听不进去?


“我对孩子说过很多遍了,什么方法都用过,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他还是那个样子。”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刚开始,他被牧师声情并茂的演讲深深打动,准备捐款。过了十几分钟,牧师还在没完没了地演说,他便开始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将捐款减半。又过了十几分钟,牧师还在继续他的演讲,马克·吐温决定,放弃捐款的打算。等牧师终于结束没完没了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出于气愤,不仅没有捐款,反而从盒子里拿走了几美元。

给孩子纠错和让马克·吐温捐款其实是一个道理。当孩子刚犯错的时候,孩子内心很清楚自己触犯了规则,所以,这个时候他会低下头,愧疚于自己的所作所为,诚惶诚恐的接受你的批评。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孩子们的那一点点耐心和注意力的消失,耳边的声音还在继续,这个时候,孩子们坐不住了,“我知道了。”“怎么还不停歇?”“我想去玩儿了!”这些念头就会从心底升起。

很不幸的是,我们的家庭是一个群居团体。生活在这个群居团体中的孩子侥幸听完了一种声音的念叨,很快又遭受到另一拨暴风雨的来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轮番上阵。“这下别想出去玩了!""还有完没完?”“烦死了,再说下去,下次我偏要这样做!”

为什么你的叮嘱和批评没有效果,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吧。在扮演家长这个角色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只记住了应该履行的职责——要告诉他们什么是错什么是对,却常常忘了孩子是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的。他们有自己的内心活动,当你传达一个信息时,你的表情,语言,语调,语气,手势······所透露出来的讯息,都在干扰着孩子对于自我的判断。

刚开始接收你们的批评时,孩子理解的是,“这样做妈妈不高兴,我的确不对,我以后要注意不再犯这个错误"。可是指责还在持续,这个时候孩子会怀疑自我, “妈妈好像情绪越来越激动了,我真的有那么坏吗?”等到全家人一起开家庭会议时,孩子正式确认,“原来我在大家心里就是一个坏孩子。算了,随你们怎么说吧,反正我在你们眼里是个坏孩子!”我们都忘了思考我们的“纠错行为”在孩子内心会掀起什么样的惊涛骇浪。从头到尾,我们所关注的事情只有一个——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当孩子犯错后,我们总习惯了用自己的视角去评判一切。却忘了,孩子,是有灵魂的。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教务公告培训项目教学成果校区查询网上报名招商加盟合作交流信箱留言联系我们
总校地址:重庆北部新区人和万寿山龙寿路970号 招商加盟服务热线:023-65549098 邮箱:rhg88888888@126.com
Copyright 2000 - 2015 www.aolin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奥林教育集团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沛宣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