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孩子记忆力,反复阅读就好?避开记忆中“谷歌效应”误区
孩子在学习的时候,经常被大人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天分型,一种是勤奋型。两种类型的孩子非常直观的表达了一个孩子在对于学习上是头脑聪明多一些,还是刻苦努力多一些。勤奋型的孩子我们也常常能看到两类,一类是努力能得来好成绩的,一类是非常努力却也看不到什么成绩的。那么存在这种现象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个概念需要父母了解一下,那就是“谷歌效应”。
把知识点记得清楚且牢固,无异于等于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很多刻苦型孩子,在记忆的时候,却都选用了最无效的方式——频繁式集中阅读。这样一来,很多孩子就走进了“谷歌效应”的误区里。
为什么频繁式集中阅读无用?
1.频繁的集中性阅读带来的记忆十分短暂
这样一说好像会令许多家长感到不可思议,能够重复、频繁的去记忆一件事,怎么会效果还不佳呢?而事实上是,通过这种学习方法记忆知识的,只会带来片刻的,带来的都是记住的假象。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学习时,每个人几乎都曾背过大把大把的单词,如果在短时间内不断的去不断重复,背过后觉得都是记住了的,可是再过短时间试试,是不是已经记住的单词已经是寥寥无几了?这是一个道理的。
所以勤奋型的孩子有时候看起来很用功,但是他们所记住的知识,也不会是长久的,学一点忘一点,可不是学习成绩上不去嘛。
2.记忆“谷歌效应”
首先我们先解释一下这个名词,其实它反应的是一种记忆现象,用一个实际例子大家会很容易理解。比如我们去旅游,看到美丽的山河风景,自然风光美好无限,这时候有两种人,一种忙于拍照,无暇仔细的去看风景。另一种人,一边看风景,一边画画描摹,或者是笔头记录下来。等日后,我们去询问这两类人,风景的一些美丽细节时,可能拍照的人,所能表达的甚少。那么这种人的记忆现象,称之为“谷歌效应”。
我们返回到孩子身上来看,孩子不停的抄写、诵读,其实只是做了表面功夫。所以之前我看到好朋友糖糖的笔记如此完整,其实并不能说明她会听课,只能说她扮演的就是旅途中只顾照相的人群。而有一些笔记不多,但是一直在思考老师讲课内容的学生,学习成绩反到不错。
为什么这种方式效果不佳,却频频出现使用它的学生?
1.周围环境带来的误区
我们常能听到老师、家长会说,“多重复几次就好了”,之类的话语,其实重复本无错,只是孩子使用的不得当,之做到了重复,其他的却一概不知。所以孩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容易跟着大人去使用学习方式。
2.元认知带来的错误认识
元认知说的大白话一些,可以理解成为“你以为”。我们类比到孩子身上,就是“孩子以为”。当孩子使用这种反复无效的学习方法时,因为片刻确实是有效的,所以孩子以为,他自己是掌握了的,是不存在问题的。一旦最后结果不是很好,孩子可能会觉得做的还不够,要更加重复这样做才行。
还有孩子在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点时,听了片刻觉得自己对这方面是了解的,已经明白了,所以孩子以为,可以到此为止了。那实际上呢?实际上却恰不如此,是元认知带来的错误认识,让孩子走向了误区。
如何引导孩子使用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记忆方法呢?
1.学习后要回想学习内容
在一张白纸上,或者闭上眼睛,不看任何东西,将所学的东西都写下来或者都叙述出来,看看孩子能复述出来多少。这种方式适合任何的学习中,并且十分管用,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在自己的大脑知识库中搜索,在搜索的过程中,其实就已经加固了记忆。并且这种定期脑补搜索的方法,还有利于孩子脑中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因为只有自己有自己的知识网络,在复述起来时才能更快更准确呀。
2.短时间重复后,要加强事后的复习
复习对于学习中的孩子,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没有过目不忘的天才记忆,就是需要我们这样不厌其烦的重复的。将短期重复与长期重复相结合起来,过一段时间就再看一遍,这样也能有效的巩固我们所掌握的知识。
3.可以适时打乱学习种类的顺序性
所谓的适时打乱学习种类顺序性,举个例子,就像我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先学习方程、数列,然后我们接着学习几何。这样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其实不容易让大脑感到疲惫,毕竟等于换了一种方式嘛,学习起来的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孩子的学习和记忆的时候,无外乎需要经历大三阶段:认识、学习、复习。孩子能够把对知识的认识知道的差不多了,那无外乎重点就在于复习来加以巩固了。学习的道路无外乎是刻苦的,勤勉与努力也是需要用科学学习相加持的,希望每一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找对方法,用对方式,最后得来的成绩能够与自己的努力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