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脾气、扔东西、暴躁狂,是孩子绝望前最后的求救,你听懂了吗?
最让父母头疼的莫过于看着孩子扯着嗓子号啕大哭,以至于哭得快背过气去的情况了。孩子只要有一点不如意就发火,脚碰到什么就乱踢,手抓着什么就瞎扔,还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真是让人着急啊。有时身处公共场所,父母就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种情况想起来都觉得发愁吧?
孩子总爱哭闹,多半是这5种原因,作为父母,你做对了吗?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哭闹表现达到顶峰。如果想要的东西没得到,就像到了世界末日一样怒不可遏。有的孩子甚至哭到晕倒在地,被送到急救室。孩子的这种表现在医学上被称为“情绪激愤行为”。孩子偶尔出现一两次这样的行为是正常的。
情绪激愤行为是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跟不上智力发展进度的表现。一般情况下,孩子在周岁左右开始理解家长对他说“不可以”是什么意思,但此时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还没发育到相等的阶段,而这样的情况会一直持续到三四岁。
具体来说,孩子出现情绪激愤行为,是因为孩子既渴望回到婴儿时期,让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百依百顺,又因为自己想做的事做不到而深感挫折,同时他还不明白父母为什么不依着自己的意愿行事,因此觉得很愤怒。多种负面情绪无法消除,孩子就会产生情绪激愤行为。
情绪激愤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抚养态度的影响。即使是因为天生的性格而有过激情绪表现的孩子,如果父母很好地了解孩子的牌气,也可以防止孩子的过激情绪出现;或者在孩子表现出过激情绪时,父母很好地安抚他,让他平静下来。这样的话,孩子的成长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没有做出适当的反应,孩子在以后可能持续出现情绪激愤的行为。
造成孩子情绪激愤的具体原因如下:
①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缺乏一贯性;
② 对孩子的过错一一指责,对孩子发脾气;
③ 孩子生气的时候压制孩子,不允许孩子表现出生气的情绪;
④ 孩子非常疲劳或者饥肠辘辘的时候忽略照顾孩子;
⑤ 哪怕孩子生病的时候也绝不允许孩子出现情绪激愤的行为。
情绪激愤行为虽然是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孩子一不如意就表现出过激行为的话,这种行为可能会变成根深蒂固的习惯性行为,因此要及时纠正。孩子也和大人一样,在受到愤怒、悲伤、厌烦等负面情绪影响的时候,因为不能很好地处理这样的情绪,而对所有的事物发脾气,并做出暴力性的举动。
在这里,“愤怒”是指当孩子觉得自己的愿望和期待没有实现时,对外表现出的攻击性。如果愤怒能够适度发泄,孩子积存的压力就可以适当缓解,并且还能学会如何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宣泄情绪?宝宝再小,也有生气的权力
① 绝不能被孩子的情绪所左右
孩子出现情绪激愤行为时,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有泰然处之的态度。大部分父母都会说孩子无缘无故地耍性子,自己会很生气,怎么能泰然处之呢?因此,父母会用更大的声音冲孩子发火,阻止孩子的行为,甚至还动手打孩子。可事过之后,又后悔得要命。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无端发火。有位妈妈这样反问:“火气还能控制吗?它可是不由自主产生的。我也知道应该控制,可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不发火呢?”
这样的办法当然有。如果父母能正确理解孩子情绪激愤行为出现的真正原因,就不会只是生气,而会努力寻找制止这种行为的方法。一看到孩子激愤的行为就发火的做法,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只能理解为妈妈的做法很不明智。
② 不能把孩子一个人扔下
如果无论怎么哄劝也制止不了孩子的激愤行为,父母应该依然心平气和地等待。但此时也不能把孩子一个人扔下,跑到离他较远的地方。孩子如果看不见父母,会由于焦虑而使情绪激愤行为愈演愈烈。此外,孩子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还可能撞上家具或墙壁而受伤。因此,妈妈要在看得见孩子的地方保护好孩子。
③ 满足孩子要求的做法是绝对禁止的
为了终止孩子的行为而满足孩子要求的做法也是绝对禁止的。每当孩子发火的时候,父母就习惯性地满足他的愿望,孩子就更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了。以后就还会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地哭闹。因为他认为这种做法是操纵父母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④ 让孩子自己收拾残局
孩子生气时乱扔的东西,父母要等孩子平静下来后,让他把东西恢复原位;小脸蛋弄脏了,要让他自己洗。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明白哭闹只会带来更大的麻烦。同时还能避免对父母的歉疚感。因为如果自己弄脏的东西让父母来收拾,再小的孩子也会心生愧疚。无论如何,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歉疚感都是不好的。歉疚感会让孩子形成负面的自我认识。因此,应该让孩子自己闯祸自己收拾残局,以此来消除内心的款疚感。
⑤ 让孩子练习用语言表达愤怒的情绪
当孩子情绪稳定下来以后,要努力把收尾工作做好。不要因为孩子过激的行为已经结束而放下心来,让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要教孩子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愤怒的情绪。
“我生气了!”“心情不好!”“妈妈讨厌!”等等,告诉孩子讲这些话能够充分地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情结。懂得即使不表现出过激的行为,也可以让妈妈充分了解自己的心情。孩子懂得这些以后,就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孩子能够说出生气的原因就更理想了。当孩子说出为什么生气以后,父母一定要表示出充分理解的样子。
比如,孩子会说:“妈妈不给买糖吃才生气呀,想要吃糖却吃不到、真是委屈啊!"这时,父母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然后再告诉孩子,世上的事情不是都能按自己意愿实现的。这对于孩子控制情绪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也是具有独立性格的完整的人,当他知道为什么不可以之后,会停止过激的行为。
“如果吃糖太多,牙上就会长出虫子,那样的话,就得把你送到医院去打针。” 要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话给他讲明道理,大部分的孩子都会理解的。在这之后,还要告诉孩子下次生气的时候,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
“生气的时候,不要又哭又叫的,要告诉妈妈,你为什么生气,怎样才能消气,那样妈妈才知道怎么帮你。不能一生气就乱扔东西和打人,想想别人要是这样对待你的话,你的心情会怎样呢?”
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几十次甚至成百上千次的重复。父母要明白,通过这样的过程,孩子的愤怒可以用语言表现并得到释放。